如何進入數位行銷的世界?
當我們試著從事網路行銷、數位行銷的時候,不論是個人品牌、小商家、餐館、企業等不同規模,都會碰到一個問題:我怎麼釐清這些數位行銷名詞,說是數位行銷又不僅限於數位行銷,舉凡跟商業相關都可能碰到這些字眼,理解這些字眼的定義,會幫助我們順利踏入網路商業的世界。
本篇文章將從最基本的六個名詞:曝光、觸及、造訪、點擊、流量、互動,開始踏入數位行銷的世界。

數位行銷基本6種名詞
曝光
曝光,數位行銷中常見的名詞之一。曝光的意思代表:每成功在使用者面前展示一次就計為一次曝光。當然這個展示的定義,每個平台可能有不同計算方式。
常見的Google Ads認為:
「曝光次數是指廣告的顯示頻率。只要廣告顯示在搜尋結果網頁或其他 Google 聯播網的網站上,就算是一次曝光。也就是:只要您的廣告顯示在 Google 或者Google的聯播網上,就算是一次曝光。」
※消費者的肉眼無論有沒有真正看到廣告,都會算入曝光次數,也就是同個人可能看了2次、3次。
常見說法:每千次曝光費用(cpm),意思是曝光千次的價格、花費,而不僅限於人數。
觸及
廣告/內容/貼文/影片等任何發佈在平台上(例如臉書有自己定義的Facebook Reach)的觸及數。所以我們經常在廣告設定上看到,預估觸及人數。
拜訪 / 拜訪次數
拜訪或者造訪的定義是:「使用者」拜訪一次你的網站。通常我們會跟「點擊率」連在一起使用。拜訪次數則是多半指某一時間段中的拜訪次數,例如三十分鐘內的Visits是多少?當我們使用Google Analytics分析經常會查看的正是這項指標。
點擊
使用者點擊了任何廣告、連結、貼文(查看更多)、(多張圖片裡面的+號)、影片播放等,就會被計算成一次的點擊。常見使用:點擊率。
流量
當有人進入你定義的平台,即計算為一次的流量。流量經常用在評估網站來客數、造訪情況、活絡程度等,就好像我們估算逢甲商圈、士林夜市的人潮一樣,我們會定義這個商圈的範圍,然後說明在某個時間內的流量是多少。
互動
和指定內容(有可能是一篇貼文)的互動。互動指涉包含:點讚、留言評論、分享、點開圖片、連結點擊都算在互動裡面。互動也可能依照平台不同,而有不同定義標準,需要依照平台來評估互動率。